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头条热点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北京三农发展历程 与改革前瞻

    信息发布者:沈永猷
    2017-12-18 10:01:14   转载

    今天我们按照农业、农村、农民这三条线,把北京三农的历史回顾一下。

    三农的范围,现在基本的概念是,城区1006平方公里,剩下15000平方公里都是农村地区。我们北京农村,有三千九百四十几个村,195个乡镇,132万的农户,将近300万农民。

    农业发展历程

    从追求粮食高产
        到把生态放在第一位

    农业有三个阶段,1949年到1978年是集体化的发展阶段;1978年到1994年是城郊型的农业;1994年以后,是现代型的农业。

    1979年,明确把全市的重点工作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。由于社会经济发展了,基本的温饱问题已经解决,农业生产主要就是菜篮子产品的生产,就是缺肉缺菜缺蛋奶。粮食由短缺到充足,菜篮子产品由短缺到充足,从单一到丰富。这个阶段有这么几个特点:第一是畜牧业大发展;第二是蔬菜生产规模不断扩大,1994年,我们的播种面积已经达到了100多万亩;第三是生产经营走向了规模化。    

    第三个阶段,就是都市现代农业阶段,这个阶段再细分一下,实际上也分成三部分。第一阶段是菜篮子,1994年到2003年追求经济效益,追求高产高效,是主要特点。第二阶段2003年到2013年,从过去纯生产到生活、生态功能慢慢出来,求经济效益也求社会效益。从2014年到现在,北京资源受到水的限制,开始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。

    第一个阶段,高产高效阶段。农业产业化步伐不断加快,提出六种农业:设施农业、籽种农业、精品农业、加工农业、创汇农业、观光农业。很多区域的品牌,比如说平谷大桃、大兴西瓜、延庆蔬菜、昌平苹果、密云板栗,形成了一定规模。同时三元、怀柔西洋参、朝阳蟹岛、顺义三高等产业化园区也都起来了。

    第二个阶段,三生需求。设施农业进入了黄金期,从2006年开始,大力发展温室大棚。另外,休闲农业快速发展,观光园从2000年的1000多到2015年的1300多,一年接待1900多万人次。同时沟域经济也发展很快,沟域经济就是我们北京的深山和平原之间的浅山,是现在最宝贵的财富,也发展了休闲观光农业。

    质量安全的体系也是在这时建立的,现在吃的肉蛋奶菜鱼,每年都要检测,我们定量检测的数量有一万多份。

    都市农业里第三个阶段,城郊型农业。农业要给北京市民贡献什么?贡献清洁的空气,贡献绿色生态,贡献水,要以水定产。去年关停了370多家养殖场,给城市和谐宜居,贡献绿色。

    农村发展历程

    修路、改厕所、垃圾处理
        农村硬件大变化

    农村发展也是有三个阶段,一个是集体化的农村,1949年到1978年集体化,第二阶段是包产到户,1979年到2002年,2003年到现在叫城乡统筹,农村发生巨大变化。

    改革从农村开始,首先在土地制度上进行。北京的土地制度改革比全国稍晚,1979年到1983年,把生产队变成了生产组,原来百十户人,现在五户十户,这样大家生产积极性高。1983年、1984年包干到户。这个阶段有个特点,劳动效率提升了,温饱问题解决了。大量的农业劳动力出来了,农民增收问题成为迫切需要,工业改革弱,大的企业厂矿还没有实行改革,还是在计划经济,几个要素放在一起,就形成了当时的社队经济。乡镇企业起来了,出现了大量的玉器厂、喷漆厂等,像韩村河建筑队。这个时候工业化迅速发展,农民离土不离乡。人民公社取消以后变成了乡,管理体制进行了改变。乡镇企业异军突起,促进了农村小城镇的建设,像张家湾、高丽营、峪口、西集,发展很迅速。新村建设掀起了建房热,农村有钱了,要盖农房,有实力的自己做。这个阶段比第一个阶段确实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。

    第三阶段是城乡统筹发展。2002年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发展,过去投资都在城里边,那时候国家要求要调城市和郊区的投资比例,从八比二变成了六比四,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,农村的改造都提到了日程上,成立了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。当时提出了三起来:农村要亮起来,就是建太阳能灯;暖起来,就是解决村房保温;循环起来,就是猪粪弄成沼气,秸秆弄成气化。再加上修路、改厕所、垃圾处理,农村的硬件确实起了很大变化。

    同时,城乡结合部进行了城市化改造。2012年,又提出新的三起来,土地流转起来,资产经营起来,农民组织起来,这样就解决了一些生产关系的问题。土地集体所有,农民有承包权,将来要有经营权。资产经营起来,现在农村富有了,但经营水平不行,要给它流转起来、经营起来、农民组织起来,形成专业合作社。这就是新的“三起来”,是农村的发展变化。

    新农人“下乡”受益多

    农民,跟刚才过程差不多,集体化的农民到承包户,集体化时人均年收入140多块钱。等到家庭承包这个阶段,农民还是有了比较大的变化,一个是京郊农民的集体所有权,与农户经营权分离,所以农户有地了。第二个是农民开始离土不离乡的兼业,或转到二三产业。农民的内部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,资产改制后,社员变成了股东,农民变成了工人,劳动者变成土地受益者,这就是第二阶段。

    第三个阶段就是拥有集体资产的新市民,2003年到现在,各项福利在不断提升,比如最低生活保障、新农合、新农保、基本养老保障。2006年取消了农业税。人均一百多块钱,虽然不多,但也是实实在在的减少了。农民的身份结构也呈现了比较大的变化,现在有一拨人叫新农人,阿卡农庄、沱沱工社、小毛驴等,这些不是农村的人,在搞农业。密云有一个叫孔博的,北理工大的学生在网上销售农副产品,搞得很火。所以从农民解放以来,从佃农种别人地的,到改革以后的离土不离乡,到承包,到取消农业税,到增加社会保障,到后来种地还有补贴,农民是非常受益的。

    前景  山水林田湖要为城市宜居做贡献

    根据现在的党和国家要求,针对北京城市规划的指示,发展具体要求,总的来讲我有几个感受:第一,北京三农的发展,要朝着生态发展,山水林田湖要为城市宜居做贡献。现在的大城市病就跟资源禀赋有关,一些条件已经不太适应发展了,那么我们就把资源禀赋巩固了加强了,我们百万亩大造林,再增绿再清水,就是把资源禀赋做足。把那些不好的,农药化肥少使,畜禽养殖减少,畜禽粪便处理,转化负外部性,强化正外部性。正外部性就是对人好的那方面,山水林田湖。村要新、田要绿、林要密、河要畅、水要清、地要湿、湖相连,让森林包围城市,让清水环绕京城,让首都变成绿色生态的大花园,这就是将来农业的要求。

    我们的农村已经发生很大变化,现在大家愿意奔农村跑,愿意去古村落转转。三农原来是短板,现在应该是优势,未来的三农,应该是山水林田湖之间,分布着美丽乡村,体面的职业农民耕耘其间,是一个令人向往的世外桃源。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